一、项目参与人的要求
1、项目申报人可申报一项,参与别人项目一项;未申报项目人最多只能参与别人项目两项。
二、申请评审书论证内容撰写参考要点
(一)本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和趋势(限2页,不能加页)
填写本栏目应注意的问题:
1、理论意义是指对学科的发展的贡献,要突出该研究的理论发展和创新之处。谈实际意义时要紧密结合本课题所涉及领域的社会现实,突出本研究的成果将会对社会有何贡献,能为国家、民族、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带来什么益处。选题意义的论述应尽量详实、具体,不能简单笼统地一笔带过。
2、申请人必须对该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有比较清晰的认识,对本研究领域的主要学术观点及最新的研究成果作简要和客观的评价。申请人须认真查阅相关资料,不可主观臆断。现状应是综述性的,不应仅仅是资料的罗列。现状分析既要肯定前人的研究成绩,也要指出不足。别人研究的不足才是自己的研究空间。
3、研究趋势应建立在现状的综合分析之上,结合社会需求、学科发展的需要等来进行判断和预测,并应该与后表中的研究内容相呼应。
4、填写本部分内容切忌在对现状了解不够的情况下,盲目地说自己有创新,简单地说填补国内、省内空白等。
(二)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拟突破的重点和难点(限2页,不能加页)
填写本栏目应注意的问题:
1、研究目标就是通过研究所要达到的目的,所能解决的问题。
2、研究内容应表达清晰、明确,最好分段表述,使用标题配以简洁的文字说明,标题前应标明序号,以便于评审专家阅读;研究内容应与前表中的“研究现状及趋势”相呼应,不要过大,防止空泛,应根据时间、资金、技术、人力等因素确定合适的研究范围。
3、要指出研究的重点、难点、创新点。
4、预计突破的难题不宜过多。
(三)课题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计划进度、前期研究基础及资料准备情况(限2页,不能加页)
填写本栏目应注意的问题:
1、研究思路一般指宏观思路,要求言简意赅。
2、研究方法要与研究内容和思路相吻合,让评审专家感到通过这样的方法可以实现研究的目标;
3、进度计划应根据研究内容多少、难易程度按时间顺序进行合理安排;
4、研究基础:是指申报人及课题组成员相关研究工作积累,如曾做过与本课题有关的哪些研究,有何成果。如果研究是一个全新的领域,课题组未曾作过相关研究,可简单说明后列出本课题组成员曾作过的其他研究,以表明课题组的研究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部分项目需要写明研究支撑条件,如图书资料、实验仪器、设备等。
5、资料准备情况:应充分反映出前期已收集到的资料和信息,参考文献的介绍要突出新、全两字,本领域著名专家,尤其可能担任评审专家的人员出版的专著、发表的论文最好列出。
6、本部分内容的表达要直观、清晰,决不能让评审专家去揣摩你的意图。
(四)本课题的中期成果、最终成果,研究成果的预计去向
1、中期成果能满足中检要求,最终成果能完成课题研究目标任务。
2、研究成果的预计去向
本部分填写应结合自己的成果形式,确定预计去向和使用范围,一般有如下几种大的方向:
1、项目成果向课程、教材、教学转化,为培养优秀人才服务;
2、向决策咨询转化,为政府和企业科学决策服务;
3、向社会转化,为提高全民族人文素质服务;
4、向文化产品转化,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服务。
三、教育部在审核各高校申请的项目时重点审核内容
1、申请者所在学校是否是申报范围内规定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
2、纸质《申请评审书》封面是否加盖申请者所在学校公章、封底是否加盖科研管理部门公章及申请者本人签字。
3、填报的项目类别、学科门类、研究方向及其他申请书内容是否齐全、正确。
4、申请者本人是否符合申报条件,包括申报规划基金项目的专业技术职务是否符合规定,申报青年基金项目的年龄是否超龄,申报自筹经费项目的是否有到款证明,申请者是否有在研的国家社科、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等。
5、申请者是否同时申报2个及以上项目,课题组成员是否同时参加2个(不含)以上项目。
6、上报的纸质《申请评审书》与网上上传的电子版是否一致。
7、《申请评审书》B表是否出现申请者学校、姓名等有关信息。
请各位申报人严格对照以上内容,认真审核修订申报书,对于不符合申报条件和要求的将一律予以取消撤销。